秋天
是一个适宜外出的好时节
听说唐朝的“小姐姐”来吴中了
一起去看看啊!
9月15日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在吴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4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博
探寻唐代长安人的十二时辰
本次展览吴文化博物馆携手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博物馆共4家文博机构,遴选上百件/组唐朝文物,以“百千家似围棋局”“月照长安万户人”“一日看尽长安花”“千歌万舞不可数”四部分,从唐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到居民成分;从罗衫玉带到珍馐美馔、日常用器;从车马喧嚣到娱乐生活,带领观众重回大唐、重游长安、重温日常里的盛世中国。
开幕式上,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姚继元在致辞中表示,“风流吴中客,佳丽江南人”,这是唐人白居易眼中的江南。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不仅使江南的丰厚物产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长安,为唐都的物质生活增添仓廪食衣,文化的江南亦成为长安人生活中的一抹清丽淡彩。希望大家通过展览深入了解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吴地之中感受盛唐气韵中长安人开放、进取、蓬勃向上的生活面貌。
走进展厅,你不仅能看到灵动活泼、俏皮可爱的唐俑,还可以从那些与长安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构件、墓志拓片、金银器、瓷器、玉器等文物中发现他们那时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求新求奇的生活风尚以及开拓进取的社会风貌。
大唐王朝开放进取、繁荣昌盛,都城长安发展成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沿用了隋代大兴城的遗址,建造者将龙首原以南的六条高坡视为乾卦之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
唐长安城平面图
根据考古发现,唐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达84平方公里,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以一百五十米宽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一百零八坊呈轴对称分布,皇城与宫城分布在长安城北侧,朱雀大街以东归万年县管辖,以西归长安县管辖。都城规划遵循坊市制度,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分开,为了加强对城市居民及社会治安的管理,城内施行严格的宵禁制度。
盛唐时期,长安城生活居住着百万余人口,居民成分多样。除皇族、贵胄、禁军和平民百姓之外,大量外来少数民族、商贾、外国使团、僧侣、留学生等浮寄留寓长安城,从事政治、商贸、宗教及文化艺术活动。
与长安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大都市,人口不过几万、几十万,唐代长安堪称当时顶尖的世界性大都会。考古发现的人物俑、壁画等出土物形象地再现了长安城内千门万户、百业兴旺的繁荣景象。
着装是反映社会风貌最直接、最鲜明的符号。“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用这句诗来形容当时女子的服饰与美貌,毫无疑问,唐朝华美的服饰和艳丽的妆容,为长安城更添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衣冠上国,服饰除了最基本的蔽体功能,更具有明显的阶级政治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的影响下,“胡风”兴起,这极大丰富了长安人的服饰形式,加之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性也会以男装形象示人。这些看似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可能发生的有趣现象,在考古发掘中都找到了对证。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为长安人提供了追求精神享受的空间,开放的社会风气及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促进了长安乐舞、杂技、竞技等“散乐百戏”的创新发展,长安人的娱乐活动异彩纷呈。
1、透物见人,以小观大
汇聚百余件唐代文物,以长安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窥大唐盛世之景。本次展览展出的百余件/套西安考古出土的各类唐代文物,透过衣、食、住、行等物质元素,带领观众从一卷唐长安物质文化小史中读出一个时代的强盛与博大、一个民族的坚韧与自信。
2、见微知著,酌古准今
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里,蕴藏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力,而江南文化作为其中一柱,亦是长安人生活中的一抹清丽淡彩。古城苏州,吴地之中,这片受到吴地万年文化滋养的江南水乡亦有着独特的清雅风流、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神,他们在大唐的气象里,碰撞,交融。一千多年以后,在吴地之中感受大唐风雅,希望观众通过展览,与吴文化博物馆一起,回望长安,回望唐代盛世风华,感悟千年传承的兼收并蓄、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
3、配套活动丰富
针对此次展览吴文化博物馆将开展悦读沙龙、学术讲座、课程等丰富的社教活动,并在9月21日(中秋节)当晚举办“云想衣裳花想容——吴文化博物馆中秋之夜”,邀观众一起重回大唐、重游长安、重温日常里的盛世中国。
中秋探展去哪里?
吴文化博物馆邀你
观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小史
顺便来一睹唐朝“小姐姐”的芳容
TIPS:
1. 展览地址:吴文化博物馆第二特展厅
2. 观展请提前预约:可提前5天(含当天)通过“吴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周一(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