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是古人遗留给后人最真实、最坚固的古籍珍宝,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之外,碑刻凭借其美观的设计,精巧的雕制,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最早的碑刻文字,首推秦朝的“石鼓文”。
苏州碑刻技术历史悠久,以精巧细致、格式独特、内容丰富著称。到了宋代这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朝代,苏州碑刻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
欣赏苏州碑刻,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苏州碑刻博物馆,这是专门收藏、研究、陈列和复制古代碑刻专业性博物馆。博物馆于1985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馆藏碑刻1300余方。
在苏州,除了苏州碑刻博物馆
还有哪里
可以感受碑刻的文化魅力?
小编今天就带大家走进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光福
了解碑刻中的人文故事
光福的碑刻
大多集中在铜观音寺和司徒庙里
碑廊石刻在大雄宝殿东侧,沿廊蜿蜒上行,直至送子阁,收藏宋朝至当代各种石刻数十方。其中有唐代进士顾在镕诗碑,元代赵孟重书,“字句交辉,为光福二绝”现已毁。宋代碑刻最有九方,元明清碑刻各二方,2000年后,新置元至治元年(1321)二月赵孟頫《光福重建塔记》等各类碑刻20余方。
其中,有两块碑刻值得着重介绍一下。
铜观音寺西方殿与其他寺院的不同之处在于殿内有近代妇女活动家、教育家张默君于1934书写的《西崦梅花诗》和清末词人郑文焯(号大鹤山人)的咏梅诗碑刻碑文为章草体,笔势连绵,纵横舞逸,气度超然,诗书并美,堪称二绝,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的圣旨碑,碑廊一直延伸至“送子阁”,由现任住持慧通法师整理建造。元朝的至正皇帝1341年颁布了一道圣旨,免除铜观音寺的赋役,这块就是根据那道圣旨而刻成的“免役文邦”。
司徒庙的碑刻,比较有名的是《楞严经》、《金刚经》,1982年3月,《金刚经》与《楞严经》同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楞严经》碑刻
《楞严经》碑刻镶嵌于司徒庙赏柏厅侧碑廊内,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文石刻由涿州房山云居寺方丈在苏州预定钱刻,故亦称“房山石经”。由昆山魏肇鲁倡议,聘请10位名家书写,始于明崇被元年(1628),至崇祯十年刻成。这是一部保存完整的明代石刻经卷。
《金刚经》碑刻
《金刚经》碑刻镶嵌于古柏院南侧碑廊。《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碑刻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全部经文刻在一块青石碑上,碑高1.92米,宽069米。设计者将经文巧妙安排在一座七级宝塔图案上,卷首从宝塔中心开始,整部《金刚经》可顺序诵读。经文全用工整的蝇头小楷书写,精刻细镂而成。
一起走进文化光福
体验碑刻文化
触摸历史的温度
感受人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