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清明小长假,在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度假区各部门对清明假日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措施到位,整个清明小长假旅游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氛围浓郁、运行平稳,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无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今年清明小长假天气晴朗,随着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惠民措施继续执行,来自上海及本地的扫墓大军与周边其他城市的游客合流,加之节前对各类踏青赏花活动强力造势,推动了清明节假日旅游高位运行。据统计,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9.84万人次,同比增长7.2%;门票收入148.77万元,同比增长3.1%;旅游总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9.96%;旅游饭店客房出租率71%,同比增长29%。其中,西山景区各景点接待游客9.22万人次,门票收入61.09万元,同比增长8.1%和3.8%;光福景区各景点接待游客4.03万人次,门票收入32.32万元,同比增长6.61%和2.64%;中心区各景点接待游客6.59万人次,门票收入55.36万元,同比增长6.12%和2.56%;5A级景点太湖公园接待游客2.71万人次,同比增长28%。
二、主要特点
1.假日活动丰富多彩。清明期间,面对庞大的踏青扫墓游客,度假区各旅游景区(点)精心筹划,围绕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金庭旅游集团的“碧螺春茶文化节”推出了“清明节赏花”、“清明节品茗”、“清明节访古人”、“清明节踏春行”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西山岛赏花,采茶、炒茶、品茶,寻访古村,缅怀历史。湖滨湿地公司推出了“桃红茶绿渔洋春”活动,光福景区的“樱花节”盛情开幕,各类富有文化和时令特色的节庆活动为清明踏青旅游增加不少趣味。
2.乡村度假人气旺盛。三天小长假,环太湖边上人头攒动,全家游、亲子游,可以上山采茶叶,下地摘草莓,还能吃到绿色农家饭,品尝健康的野菜、太湖三白和肥美的螺蛳。还有很多游客选择找个农庄,搭起帐篷,放风筝、垂钓、吃烧烤,欣赏美丽的太湖风光和旖旎的田园风貌。很多农家乐游客爆满,平均每张桌子翻台3次左右。三天内西山农家乐共接待5.7万人次,营业收入455.44万元,同比增加12.42%。民居民宿也是一房难求,庭山农庄、得月阁等星级农庄需提前才能预定到,出租率达到90%—100%。高端度假产品也人气十足,随着度假酒店产品价格越来越亲民,很多游客选择在长假期间坐游艇、玩帆船、享受酒店里的温泉、SPA,高尔夫酒店、宝岛花园酒、香山国际大酒店等度假酒店在清明头两天的出租率都达到了80%—100%,三天客房平均率达到了71%。
3.网络促销增势明显。针对清明小长假,度假区各宾馆酒店、景区(点)纷纷采取措施,与携程、同程、驴妈妈、途牛等旅游电商网站合作,推出价格亲民的多种优惠团购套餐。(比如香山国际大酒店与其他酒店联合推出986元套餐,包含:1.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住宿、早餐、渔洋山景点门票、采摘券等。2.阳澄湖澜廷度假酒店房券、早餐、足浴及SPA抵用券、重元寺门票等)。据统计,通过网络预定团购的住店客人,占40%左右。林屋洞与同程网合作推出的“清明假日期间请全苏州市民一元游西山林屋洞,赏天下第九洞”活动,也受到热捧,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预订,只需一元就能游览林屋洞,吸引了近1.1万游客。不少农家乐也纷纷通过网络加大推广的力度,如庭山农庄顾客全部来自网络预定,游客的出游方式越来越智慧化。
4.短线自驾占据主流。据统计,清明期间度假区的游客主要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嘉兴等长三角城市群短线游客为主,以祭祀扫墓、赏花踏青、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以一日、二日短线旅游为主,而一日游占了绝大多数,达94%,游客区域构成,苏州本地占69%,上海客人占22%,无锡、嘉兴等其他城市客人占9%左右。二日游、三日游客人中,苏州本地占15%,上海客人占70%以上,江苏、浙江等其他城市客人占15%左右。过夜游客以住一晚为主,占过夜游客的70%—80%。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团队和散客比为1:5.6,散客比例较高,达85%以上。
5.旅游市场规范有序。为了积极应对清明小长假,度假区相关部门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提前安排假日旅游工作和统计工作,联合公安、消防、安监、卫监等部门,开展联合安全检查。节日期间,各部门密切合作,严守一线,加强巡查。通往各大墓区、各旅游景点的道路虽然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太湖大桥长假第一天车流量达到2.5万辆以上,在交警、城管等部门的有效疏导和管理下,交通客流忙而不乱。城管大队等部门对环太湖大道沿线的环境秩序进行有效管理。各单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假日指挥、协调、统计工作正常运转。经过共同努力,清明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咨询、投诉、求助热线畅通及时,未出现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
来源:度假区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