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事关安全生产工作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这是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是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工作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要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联系贯通学、系统深入学。要全面学深悟透、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在3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是理念先导:在“两个大局”“两件大事”“两大奇迹”视野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二是关键举措:牢牢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三是有力抓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预防治理体系。
理念先导:
在“两个大局”“两件大事”“两大奇迹”视野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的重要论述十分重要,催人警醒,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并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必须在“两个大局”“两件大事”“两大奇迹”视野下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第一,从“两个大局”的宏大视野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世界大变局的演变,大幅增加了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大局”科学论断的宏大视野,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第二,从“两件大事”的宽广视野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宽广视野,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安全问题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新形势下,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联动叠加效应明显增强。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第三,从“两大奇迹”的比较视野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安全稳定“两大奇迹”,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从“两大奇迹”的比较视野,探究“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鲜明对比背后的制度密码,从而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创造“两大奇迹”的根本奥秘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在长期的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已经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威力。要在借鉴国外安全生产有益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特色和优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从而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安全生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运用中国特色安全生产制度威力应对重大安全风险挑战的冲击。
关键举措:
牢牢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在煤矿、危化品、道路运输等方面抓紧规划实施一批生命防护工程,积极研发应用一批先进安防技术,切实提高安全发展水平。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必须时时敲响警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准备打持久战。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失职追责。牢牢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指示和要求,是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举措。要做到以下4点:第一,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特大责任事故都不同程度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安全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不强等问题。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务必高度重视,警钟长鸣。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实效。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事故救援能力。要强化安全生产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安全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事故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现代化,提高安全生产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第二,必须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加快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督促落实到位。要发挥各级安委会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的作用,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要强化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央企是起带头作用的,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方面应该走在最前列。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采取一系列完善和纠正措施,把中央企业的带头作用发挥好。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究。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解决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要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采取务实的整改措施。第三,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举一反三,在标准制定、体制机制上认真考虑如何改革和完善。要完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把安全准入关。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要建立健全重大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第四,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要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统筹做好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系统梳理和修订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
有力抓手: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预防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要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要进一步警醒起来,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堵塞漏洞、排除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预防治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是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做到以下3点: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切实加强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密防范各类事故风险叠加放大。要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危旧房屋、玻璃幕墙、渣土堆场、尾矿库、燃气管线、地下管廊等重点隐患和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游乐、“跨年夜”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坚决做好安全防范,特别是要严防踩踏事故发生。要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安全生产隐患。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排查各领域各环节安全生产隐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第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预防评估体系,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预防评估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要强化风险防控,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安全生产的主战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城乡安全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网格化、一体化。要认真汲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教训,推广基层一线维护公共安全的好办法、好经验。第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治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治理机制。要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交通运输、工业园、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提高风险化解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治理的基础性地位,提高安全生产风险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成立安全生产风险治理专门机构,推进安全生产风险治理标准化,促进安全生产风险治理与绩效管理、财政支持有机结合;制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南,为安全生产风险治理工作提供明确的制度规范;统一规范,实现全过程精细化、标准化、空间化安全生产风险治理;公开透明,实时更新和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结果;以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为基础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规划。要全面治理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狠抓严格监管执法和事故处理整改落实,把好安全监管每一道关口,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