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吴·中
本期人物:陆颖怡
吴中区光福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工艺雕刻之乡,这里枕太湖、拥林壑,环境优美,风水绝佳,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称。历年来,从这个古镇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手艺精湛、精工细作、尽心竭力的手艺人,陆颖怡就是其中之一。在玉雕这个行业里,陆颖怡算是年纪比较小的了,她是典型的00后,2001年出生于光福。陆颖怡从小就喜欢画画,就连小时候报的兴趣班都是素描、国画等美术相关的课程。
陆颖怡的父亲陆键是一位从事玉雕行业30余载的优秀手艺人,自幼受家庭氛围的熏陶,陆颖怡对工艺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父亲的影响下,2016年陆颖怡拜师学艺,开始学习和研究玉石的设计与雕刻。现如今陆颖怡还是一名就读于江南大学的在校生,专修玉雕设计雕刻专业。
玉雕就是玉石经过雕琢而成的工艺品,它是我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雕的制作对技艺要求很高,需要玉雕师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制作而成。就像古语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一块朴拙的原石变成一方精美的玉器,这自然离不开玉雕师鬼斧神工的技艺。
玉雕在开始制作时,往往需要提前在脑海里构思一下,而在雕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与意志力,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雕玉就像人生一样,每一步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你需要急中生智,勇于面对和解决突发的磨难。
“只有静下心来,从玉器的制作、设计、文化积累和创新等方方面面,潜心去钻研这项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技艺,才能把它做好,从而顺利的传承下去。”陆颖怡说。
陆颖怡主要雕刻一些传统题材的玉雕作品,涉及山子、花鸟鱼虫、器皿及人物等方面。虽然正式从事玉雕这个行业没几年,但陆颖怡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件作品获得奖项。
“
2017年,玉雕作品《龙凤壁》荣获“苏艺杯”铜奖
2020年,获得“福艺苏作人才奖”
2020年,玉雕作品《和田玉太湖石》荣获“2020工美新力量暨长三角工艺美术新人新作大赛”银奖
2020年,玉雕作品《福禄寿三星高照》荣获“艺博杯”银奖
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陆颖怡说这得感谢自己的父亲。“自幼父亲对我要求严苛,他做事时一丝不苟的精神影响着我。与同龄人相比,我没有任性,没有娇气,这为我后来进入玉雕行业打下了基础。父亲是我的引路人,引领我进入玉雕艺术行业,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指引我学习素描、工笔画等。没有父亲,就没有我今天超于同龄人的拙就,我心怀感恩,感恩我的父亲,感恩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陆颖怡看来,匠心与年龄无关,自己虽然在这个行业年龄尚小,但在工作上她会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匠心对待每一件作品,做到精益求精,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我很享受玉雕的过程,希望能把所见所闻在石头上,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我不喜多言,一切尽在作品之中。师父、老师、家人、朋友都是我的榜样,他们启发我、鼓励我、督促我,让我在工作上越来越好。当然,我深知自己与前辈相距甚远,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