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光福
总会让人能想起很多很多想起太湖的旖旎风光,想起太湖的美食想起开捕节……光福渔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和太湖相依,这光福的渔文化累积千年
关于光福的太湖记忆
很多人最钟爱的是波光里的七桅帆船太湖七桅船是太湖渔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曾是不少光福渔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七桅帆船
细听它的故事
太湖里的“巨无霸”
1当我们走到太湖一号桥,从桥堍拐入,便来到了光福渔港村。一条纵跨南北的船港首先映入眼帘,上百艘三桅、五桅渔船安静地停靠着,船上红旗飘动,桅杆密集耸立,令人震撼。近看,有一艘七桅渔船因历经风浪侵蚀,已布满岁月的痕迹,但它的七桅仍矗立着,直指天空,它便是太湖里的“巨无霸”——七桅帆船。
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这只承载着古老记忆的渔船吧!
七桅船,俗称七扇子,因船上竖有七根粗大的桅杆而得名。它是太湖中历史最悠久的渔船之一,也是国内淡水捕捞船家族中最大的渔船,简直就是太湖中的“巨无霸”。七桅船原本只有六桅,原名罛船,那为什么现如今是七桅呢?据太湖渔业史专家考证,原因是在清朝后期,渔民们根据常年作业实践和捕捞需要,在六桅船的尾梢再添加了一桅。此次改变大概就成就了七桅帆船,是太湖中最庞大、最豪华、最舒适的渔船了吧。
古船获新生
近三十年来,随着太湖水产资源及捕捞作业模式的变化,光福镇太湖渔港村400多艘渔船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为留住太湖渔文化元素,随后,光福镇出台政策:对于渔民打算变卖的闲置渔船,政府可以市场价回收、统一保护,并将开发它们的旅游价值;原先的船主人也会被政府聘用,继续对渔船进行维护。
小编忍不住
要为保护太湖渔文化的光福镇点个赞!
这艘巨大的七桅船也被保护了下来,至今停在光福镇渔港村,已成为了“明星”:《大明王朝》、《理发师》、《风月》等影视作品曾在这艘船上取景;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想要参观合影。小编每次驻足光福渔港村内的湖岸线,总能在大大小小的帆船中一眼望出这艘“巨无霸”。
这也归功于光福镇留住了渔文化元素,把滨湖的绿水青山、淳朴的原乡生活,串成项链,让古船再次扬起船帆,重获新生!
渔民打造七桅船模型
光福镇不仅留住了七桅帆船,还开拓了它的文化底蕴!七桅帆船的制造技艺更是在2016年成功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光福镇渔港村村民蒋金土制作出了一艘迷你七桅帆船!相信大家已经等不及想要知道模型是什么样的,那就让小编带你们去一睹风采吧。
这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七桅帆船,只不过它长3.32米、宽65厘米,是大船的八分之一大小。因为用的是杉木,整条船重量在200斤左右,之所以称它为渔船,是因为它的所有构造与真船一模一样!
渔帆可以自由升降,每一个船舱都用夹板隔开,船上甚至还有厨房以及卫生间。
蒋金土说,这艘船即便入水也没问题。只不过,上哪里去找这么袖珍的渔民呢?蒋金土是土生土长的渔港村人,从小跟着爷爷学做木工,大大小小的帆船修补过不计其数。同时,他也是一位渔民,所以对七桅帆船的构造可以说了如指掌,他告诉小编,真正的渔船捕鱼时一般都是成对作业,他这一次只是做了其中的一艘。
小编十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制作了这么一艘模型呢?蒋金土的理由也十分质朴简单:现在正宗的木头七帆只有光福村有了,现在做艘船放在村里让大家观赏,让一些游客看看,让大家都了解,那时候的渔民是怎么样生活的。
现在这艘迷你版“七桅帆船”正放在渔港村,好奇的小伙伴们可以去光福渔港村参观噢。
太湖帆影
你眼中的风帆太湖是个什么样的模样?
小编眼中的是……
可能是迎着晨曦千帆竞发
可能是霞光里安静的等待
可能是第一缕阳光穿透而来的渔光
可能有着码头等待收获的心情
可能是买回一条鱼的平淡自在
也可能是年年月月依偎这个港湾的满足
太湖滋养的这个小镇
这片港湾就这样世代传承着古老的渔文化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趁着这个开捕季
寻找最后的七桅帆船一睹太湖的风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