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岛,如青螺伏水,似碧玉浮湖,闻而心往,见而情倾,过而离愁。过西洞庭,小记一游,记惊记喜,记情山水,记这太湖中最有人情的一座小岛。
东村古村
东村古村一直是小编很期待的地方,期待在真实的古韵中行走、寻觅、流连,而不是在仿古的新鲜气息中驻足。
公交到站后,步行了一小段。阳光正好,小石墙里就是心心念念的目的地,这让人感觉很兴奋。
古村历经沧桑,小巷、老宅都烙印着岁月斑驳的记忆,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日复一日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东村位于西山岛北部,南倚青山,北濒苏州太湖,与横山、阴山、绍山诸岛相望。相传东村建村始于秦末汉初,因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古称东园村,简称东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漫步村中,仿佛穿越回到千年前的烟火小巷,这里也许曾有垂髫小儿手持黄花,嬉戏打闹;有白发翁媪相携,缓步而行;有朴实农夫汲水而归,满满的水桶随着步伐轻晃,溅出的水花湮湿了脚下被磨得平滑的石砖......
受经济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东村的古村风貌保存状况较西山的其他地方要好。村中的道路至今大多仍为石板与青砖原貌,古朴感十足。
道路两旁的古宅以清乾隆、嘉庆年间的为多,共20多幢。迄今村里还保存着芳柱堂、慎思堂、仁余堂、延圣堂、学圃堂、留耕堂、绍衣堂、孝友堂、仁德堂、敦和堂、萃秀堂、敬修堂、栖贤巷门、永安桥等明清宅第和公共建筑。
说到古宅民居,就不得不提这东村中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敬修堂。敬修堂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占地面积1866平方米,是西山岛现存最大的一幢古宅。
图片@穿山甲1268
除了宅子本身的大家气度以外,敬修堂还流传着一段“金屋藏娇”的传说,使其更添神秘。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在太湖西山岛上认识了东村一位美貌的殷氏姑娘,乾隆和她一见钟情,不久殷氏便怀了乾隆的骨肉,并生下一个女儿。乾隆把人安置在东村古村敬修堂。
故事终究是故事,也只是为这座老宅描上一笔未知色彩罢了。萃秀堂、慎思堂等其余古宅也都各有各的风采。
村里还有一处比较有名的明代建筑,即栖贤巷门。巷门是设置于街巷之端的一种公共安全防卫设施,在当年的洞庭山是比较常见的,多为防太湖盗贼而设。
1986年,栖贤巷门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并整修一新。如果你来到这里,不妨静坐休息片刻。
东村是徐氏东园支始祖,徐氏也是西山最大的宗族,分散居住在西山岛各地。
这些古代建筑在这个山明水秀的环境里,可以说是锦中之花。
依山临水,半藏半露,含蓄意远,风致古雅。在这里一抬头,一俯首,都是一幅幅美丽多姿的国画。
东村村内的凤凰山、张家山,村外的栖贤山、棋盘界都是游览胜地。山上果树杂木聚散结合、参差穿插、万绿千红、融为一体。
这里春天烂漫,盛暑骄丽,深秋富贵,隆冬素雅,四季景观,循时更迭。古村在花果树木的掩映之下,显得更加风致绰约,幽雅无比。
古村参观免费,但是个别堂村民收费。另外,部分老宅古旧,参观时需注意安全。
地点:东村古村
咨询电话:0512-61972600
地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金庭镇东村古村
交通:公交694路至东村站下车
提示:古村参观免费,个别堂村民收费。老房古旧,欣赏之余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