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像西施一样,在苏州这个地方感受月亮
时间:2016/3/18 10:23来源:

在苏州住久了,渐渐生出半个“本地人”的矜持,很怕去远的景点,譬如本市的东山和西山,一搜行程就怂了,乘公共交通需要两三个小时,不免心怯。然而,这是万象更新的春季啊,实在不好意思以懒癌推脱,攒了几天的力,终于可以出门了。目标:明月湾。


  明月湾的名气可不小,虽比不得周庄和甪直等地,但也因此独得一份幽静。古村位于西山的南端,毗邻石公山。据说当年夫差和西施在这里看过月亮,因此得了这个好名字。





  相传春秋时期,明月湾就已经形成了 村落 。几经变换,至唐宋时期,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山村格局。村子里留存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以白色和灰色为主色调,与平日里见惯的风景——平江路和山塘街颇有不同。



  进了村子,最先看到的就是这棵 千年古樟。唐代种下的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了直径两米的苍天大树,见证了整座村子的许多历史。古樟曾遭火烧和雷劈,一侧主干已经成了枯木,后发的枝干靠着枯干而生,所以村里人戏称它“爷爷背孙子”。



  从前,每逢下雨,山上的水就会一股脑冲下来,给村里造成不小的困扰,明清时期,村里用了4560块 花岗岩条石 修了这条道路,条石下面是排水用的深坑,走在上头,空咚有声,别有情趣。



  石街两侧,多是寻常人家,并没有店铺林立。偶见卖货的当地居民,提篮里搁着自家做的蜜饯杨梅、野菜和干货。还有卖柴火的阿姨,一边捆扎干柴,一边小声叫卖,可见当地还是有人家烧灶台做饭的。想到铁锅烧出来的米饭多么香糯,难免叫人羡慕和怀念一番。



  村子里 大户人家 的宅子多有堂号,譬如礼和堂、礼耕堂、瞻瑞堂、瞻禄堂等。囿于街巷,老宅子的建筑面积都不大,最多三进,安排很紧凑。姚家老屋“敦伦堂”是我最为喜欢的,分为前后两进,第二进是楼房,楼梯小巧,屋内陈列平常的桌椅、脸盆、算盘、箱柜等,颇有年代感。只是室内透光不太好,有些暗沉。





  “敦伦堂”的院子



  第二进:楼房


  黄氏宗祠 是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老建筑。南宋时期,战局动荡,大批官宦家族来此隐居,后来他们大都成为西山的望族。明月湾今有居民一百二十多户,人口不满四百,尤以吴、邓、秦、黄居多。几个大族都有自己的祠堂,分为门厅、享堂和寝殿,格外高大宽敞。



  黄氏宗祠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晓培桔栽去,暮作鱼梁还”的诗句,描写的是明月湾的村民种橘树、捕鱼的农耕生活,这两项农事到现在也还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相当不易。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在明朝时期产生了商业史上有名的“洞庭商帮”,与同时代的徽商齐名,近代以后,洞庭商贾在沪上也极有势力。



  村子不大,很快就逛完了。返程的时候,买了一包当地的秘制杨梅,沿路含食在嘴里,一粒接一粒,甜到心头,路程也不显得遥远了。


  遗憾的是,行程匆忙,不容许多住一天,不然可以稍作停留,感受一下西施爱过的月亮。


  TIPS

  明月湾古村

  地址:太湖西山岛金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