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毛宁的《涛声依旧》中脉脉情愫,在光福又得到了再次诠释,一件凝聚着25年夫妻恩爱同舟共济的作品《姑苏客船》的开花结果,让作为即将迎来银婚纪念日的核雕艺人顾金方和金云玲笑逐颜开。 这艘长5.4厘米、高2厘米、宽1.8厘米的姑苏“核船”,船舱高两层,船头船尾两头尖翘,船篷船尾船窗雕梁画廊,分别刻着菊花、梅花、桂花等,体现出浓浓的姑苏古典气息;船头根据橄榄核凹进去的自然纹路,还刻出了有一帆风顺口彩的一片树叶;船底刻着《枫桥夜泊》诗,活现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在制作中,他们经常你做一半我做一半,通常由顾金方先做出人物头像,再由金云玲完成后道工序,让粗犷与细腻能水乳交融、相映成趣。 夫妻俩合作开发,造就了这艘核船不一样的生活情趣。捧着这小小的核舟,上下两层船舱中,船客扶老携幼,观景的聊天的逗小孩的,千姿百态形神兼备,39位人物栩栩如生。最传神的,是八扇米粒般大小的船窗开关自如,开出窗来还有一台戏,怀抱琵琶唱评弹的说书人,正拿着茶壶边倒茶边欣赏的老听客,栩栩如生,让人仿佛听到了随风而至的吴侬软语。“最难的还是船上人物的神态设计”,金云玲说,“船上每个人的面孔,连半粒米都不到,全凭肉眼操作。” 光福舟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雕刻之乡,走进舟山村,家家户户外墙上都写着“内有核雕”,全村七百多户,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走进哪一家,几乎都会有人手持盈寸的橄榄核认真揣摩、雕琢。核雕讲究的是惟妙惟肖,雕刻图案逼真、巧妙,经常以佛教人物作为题材,这件作品却独辟蹊径,设计了挠痒、掏耳朵等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快乐场景,充满市井气息,让人忍俊不禁。夫妻俩说:”正是25年相濡以沫的深情,才铸就了凝聚浓浓情爱的《姑苏客船》完工。”银婚年,顾金方、金云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就是今年希望把夫妻俩的‘苏工坊’开到网上”。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