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何苏州纪念的是伍子胥?戈春源表示,伍子胥是吴国吴王阖闾的忠勇大臣,同时他还是苏州城的设计师、建造者。他坚决反对官场腐败,揭露贪赃枉法。他以八卦理论设计建筑苏州城,讲究科学,吴越人民怀念他,是有历史渊源的。
端午,与中秋、春节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习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纪念对象:两湖(湖南、湖北)推崇屈原,苏州推崇伍子胥。
同为历史上政治名人,心忧国家、关注民生,有着相似的悲惨结局,苏州为何推崇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原因在于伍子胥比屈原要早200年,更重要的原因是伍子胥与苏州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溯源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
这些天,苏州正值黄梅季节,阴雨连绵,时大时小。但对于市民赵喜才来说,并没有因此忘记去菜场买菜时顺带一把艾、蒲,和特意给一对孙子、孙女准备的香包,要不是自己做生意走不开,端午节当日,他定会带着孙子、孙女去金鸡湖看龙舟比赛。
赵喜才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过端午节首先要吃粽子,吃‘五黄’(注: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在门头挂上艾草和菖蒲;玩的有看龙头比赛,看各种祭祀活动。”像赵喜才这样的苏州本地家庭,每年的端午节非常热闹,吃的、玩的,内容很精彩。
“单从过节的这些内容上看,苏州的端午习俗似乎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苏州科技学院老教授、当初苏州端午节申遗发起人戈春源表示,“2009年10月,‘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非遗名录,这个项目包括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个部分组成。”
作为当初苏州端午习俗申遗的发起人,戈春源说,苏州与两湖的端午都是吴楚文化的结合,有许多类似的习俗,其最大的差异是纪念的人物不一样——两湖纪念的是屈原,苏州纪念的是伍子胥。
为何苏州纪念的是伍子胥?戈春源表示,伍子胥是吴国吴王阖闾的忠勇大臣,同时他还是苏州城的设计师、建造者。他坚决反对官场腐败,揭露贪赃枉法。他以八卦理论设计建筑苏州城,讲究科学,吴越人民怀念他,是有历史渊源的。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在接受采访时说,苏州与伍子胥的历史渊源,在《吴越春秋》中即有记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阖闾与伍子胥‘与谋国政’的一次谈话时,伍子胥说了一段很著名的话‘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廓、守设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其中的立城廓就是要筑起内城、外城,御敌防范。这是伍子胥设计建筑苏州城墙的初步设想。”
至此,伍子胥受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成为和苏州古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人物。
传承
一份深藏于心的敬重
“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目吴门死后忠。”吴恩培这几天很忙,端午节前夕要给几所学校讲课、端午节当日在苏州图书馆有一个讲座,主题都是苏州端午节与伍子胥的关联。在其尽心准备的演讲PPT上,明初诗人高启对伍子胥的评价对联,吴恩培深以为然。
赵喜才因为自己忙于生意走不开,特地叮嘱老伴在端午节当天要带着孙子、孙女去图书馆听一听,让小孩子多了解历史,了解苏州的文化。
即将转业至苏州地方的准军转干部周先生,对这种文化讲座也非常感兴趣,“我转业到苏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非常喜欢苏州的文化氛围。一条路、一座桥、一个人物,都可能附着丰富的故事。”趁着还没有到地方正式上班的空档期,他打算在苏州多走走,多听听,多感受感受。
在苏州的发展史上,伍子胥至少有两点值得苏州人敬重。吴恩培分析,一方面,伍子胥忠于吴国,屡屡进谏献策,吴王不但不采纳,反而逼其自杀,死后还被陈尸于水,极具悲情色彩;另一方面,他是苏州城的肇始者,这是对吴地后人更直接的影响。
吴地人素有“外柔内刚”的特性。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曾一果在一次文化沙龙中表示,吴地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温润,其实内在的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阳刚气质和顽固意志。他举例清兵入关打过来的时候,最激烈的反抗不是在山东,苏北这些地方,而是在江南。坊间盛传的“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苏州小绵羊。”是从另一个角度——喝酒中反映苏州人的内敛、韧性。这些与世代相传的伍子胥精神多有关联。
发展
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最早应是竞渡,后是吃粽子、长命缕,至明清时代有十几项,今天只剩下龙舟赛、挂艾草、吃粽子等。”戈春源说,端午节的活动有一个逐步丰富,后又渐渐减弱的过程。他分析,主要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无暇顾及。加上现代人的娱乐越来越多样化,与过去相比,显得有所减弱。
但是,在苏州,对端午节,对伍子胥的文化研究越来越加强,吴文化研究所、伍子胥研究会、吴都学会等各种学术组织层出不穷,氛围相当热烈。每年端午节祭祀伍子胥的活动,堪称是苏州的一件大事。
戈春源说,今天的苏州城市精神“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应该是从苏州端午文化、伍子胥精神中汲取了一些营养。如端午的爱国传统、发扬孝道、注重科学、关心民生等等,与今天的“崇文、和谐”的精神相一致。
苏州,作为一个典型的人口导入型城市,大量的外来人口亦在慢慢地受吴地文化的熏陶,也自然而然地接纳苏州的人文氛围,喜欢参加诸如端午、轧财神等苏州地域特色明显的各类节日活动。
据了解,苏州伍子胥研究会在传统佳节端午节到来之际,将联合胥口镇政府,邀请了苏州市社科联领导、各高校教授、伍氏宗亲等各方领导、专家举办“2015端午节纪念伍子胥座谈会”,进一步弘扬和提炼伍子胥精神文化,研究苏州城营造历史,凝聚传统建筑文化力量。
今天,苏州的端午习俗,伍子胥祭祀活动等已然成为苏州地方发展的一大特色,政府、学术机构、城市居民正多方合力,将之打造成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
摘自:2015年6月19日《江南时报》 作者:张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