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旅行,除了欣赏当地的风景,更希望体味当地的风土人情。吴中,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民俗风情和太湖山水一样动人。
那些民俗风情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乍饮之下略微有些清淡,稍许之后那醇厚浓郁的感觉缠绕舌尖,让人体会到一种幸福的滋味。
冬至节,亦称冬节,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姑苏人家冬至的习俗,花样百出,浓浓的水乡印记,暖暖的水乡风情,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三秋桂子奈何休,尽在一杯桂花酒
过冬至夜,有一个俗语“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即富裕之家要吃一夜,贫困之家只能干坐着冻也要冻一夜。人们不甘心冻一夜,想吃一夜,所以就喝酒、买卤菜吃。
苏州两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姑苏人家对冬至夜格外重视,每年的冬至夜“菜单”也极为考究,延续着源远流长的吴地风情。
冬至夜必不可少的冬酿酒,一年只酿造一次,是一种同桂花一起酿制的米酒。色泽金黄,隐隐地有股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在冬至前的一个多月,就要准备新糯米开始酿酒。木制的盖一打开,色浮浅碧,酒香微飘,酒中飘着些细细的小桂花,味道甜淡,清香扑鼻。
“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满室萦绕着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浅酌一小口,细细体味那种曲径通幽、暗香浮动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丹桂飘香的金秋。在冬至夜的餐桌上,一杯杯桂花郁香、甘甜爽口的冬酿酒,给姑苏人家带来了过年般甜美的氛围。
在冬至的这一天,在大街小巷的卤菜店门口,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因为喝冬酿酒要被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一杯冬酿酒,一碟卤菜,老苏州人记忆里的冬至味道,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喝过冬至酒,一起期盼明媚的春天。
吃馄饨忆西施,团圆夜饭好彩头
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老苏州人吃的却是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传说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某年冬至时,嫌筵席的山珍海味太过油腻,而没有胃口。美女西施略动巧思,用薄面皮包入少许肉馅,下滚水氽烫之后随即捞起,倒入汤汁,请夫差品味。夫差一尝便赞不绝口,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为何如此鲜美?”西施想着: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答复:“混沌。”“混沌”与“馄饨”读音相同,这一道美食就被命名为“馄饨”,并传至民间。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馄饨就成为冬至必吃的传统美食。
也有苏州人在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
拜冬祭祖,吃冬至团圆夜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以讨个好“彩头”。金灿灿的蛋饺叫“元宝”,圆圆的肉丸叫“团圆”,金黄的豆芽叫“如意菜”,细细的粉丝叫“金链条”,每一道菜都渗透着喜气,每一道菜都寄托着吴地人美好的期待。
“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尽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冬至这一天,吴地小辈都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冬、拜冬,一切礼仪如过年。别样的冬至风情,感受到的是姑苏另一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