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食叫做老味道,他们不张扬不炒作,低调悠久地隐匿在吴中的街头巷尾,以及太湖人家的的灶膛上。吃这样的美食,吃的更多是一种怀念,在唇齿间熟悉的香味里,想起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想起太湖边的粉墙黛瓦里升起的袅袅炊烟。
牛舌头饼
是东山古镇东街的一种传统面点,其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期。它是老东山人特别钟爱的一味糕点,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会备上一些。此饼形似牛舌头,带有较浓的葱油味,酥松爽口,咸甜适口。
茨菇片
你还记得外婆那道拿手的慈姑红烧肉吗?还记得小时候的零嘴茨菇片吗?秋末茨菇冬芹菜,对于老苏州来说,“苏州黄”当属茨菇中的上品,黄衣,肉白,烧熟后香香糯糯,甘甜回味无穷。茨菇上市后,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传统小吃——茨菇片,也开始飘香在街头巷尾。薄薄的茨菇片炸成金黄色,香香脆脆,根本停不下来。
咸肉菜饭
天一冷,吴中人家要吃咸肉菜饭。苏州选“菜”很讲究,用的是矮脚青、苏州青,叶肥肉厚,口感甜、糯、滑,与咸肉绝配。菜饭最好是在太湖边的农家,用烧木柴的大灶铁锅烧煮,烧出的饭格外香糯,锅底还积着金黄的锅巴!更讲究的还要掘一筷熟猪油进碗中,充分搅拌,那味道更是粒粒香浓了。
东山白煨羊肉
在苏州藏书羊肉遍地开花,但你可能不知道与它齐名的还有太湖东山白煨羊肉。相传东山白煨羊肉已有八百多年历史,通常在寒露过后上市。它采用太湖湖羊烧煮而成,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无羊腥臊气。白煨羊肉的吃法很多。可切成块或片,蘸着由酱油、麻油、味精调制的调料吃。当地人还习惯在早上,把白煨羊肉拌在阳春面里或拌在粥里吃。
橙糕
苏州是糕团的天堂,各色糕点五花八门,你可能听过撑腰糕、定胜糕、青团子等等,但用水果起名的糕点却甚少听说,比如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橙糕。太湖的东、西山盛产橙子,每年农历九十月间,洞庭东、西山的橙子成熟不久,橙糕就上市了。橙糕色如新橙,灿烂如金,味道甜中带酸,食时满嘴芳香,口颊生津。同时,橙糕还有醒酒的功能。
枇杷蜜
还记得儿时嘴馋去偷吃蜂蜜,最后被蜜蜂追着乱跑的糗事吗?秋末初冬的洞庭东西山,除了漫山遍野的红橘,另一道风景线就是黄里透白的一簇簇的枇杷花。枇杷花的药用价值极高,可以清肺,润喉。把枇杷花晒干,可以泡茶,做膏,而枇杷蜜是最好的冬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