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甪直,曾被费孝通先生誉之为“神州水乡第一镇”。早在2500年前,吴王阖闾曾于今镇西南合塘建离宫,在今镇东建别馆—吴宫。走进古镇,面对琳琅满目的明清建筑,仿佛是来到了一座露天博物馆。
“乐善堂”旧事
在西汇上塘街,一座占地约二千五百平方米的清代建筑—沈宅,以其外观恢宏、造型轻巧、装饰洗练、雕刻精致而成为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宅前的镌有“漪韵”二字的青砖照壁,到正对朝南墙门的仪仗厅,从北面便厅到遍布雕饰的大厅“乐善堂”……它犹如一部史书,记载着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又是一件瑰宝,是古镇甪直最珍贵的私藏;它更是一种厚重的文化积淀,值得我们今人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进“乐善堂”,先要经过北面仪仗厅(现辟为小书场)。沈宽夫在公元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捐资重建甫里书院(甫里小学的前身)。沈宽夫又出钱为两个儿子捐官。一位是他的大儿子,即甪直近现代名人、一代乡贤沈柏寒的父亲,据说曾在扬州做考官。另一位就是上面提到的沈绥若,后来他从河南回到家乡,带回的写有“肃静”、“回避”等字样的牌子以及官服等均陈列于此。据说还有一把“万民伞”,这是代表一种民意吧。
其实“乐善堂”当时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大厅上方挂着老祖宗的像,逢年过节这里点上大蜡烛,来这里的一般都是嫡系亲属。在“乐善堂”的东面,原来还有一座大厅叫“积谷堂”,族里的人生活困难,或过年过节没有柴米,在这里能得到施舍。另外,沈宽夫还兴办“义庄”,内有土地数千亩,办“义庄”的目的是用来救济社会上的穷人的。“乐善堂”内有一副抱柱联,曰:“经济有成,事业俱自苦志起;读书最乐,俊彦都由名教来。”
江南米市-万盛米行
叶圣陶先生小说名幅《多收了三五斗》中所描写的一家米行,原型是甪直镇南端殷家祠堂的万成恒米行,是一家老字号店铺,始建于民国初年,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该米行规模宏大,拥有存放粮食的廒间近百,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
米行格局为“前店后场”式,即前面是做买卖的铺面,后面是加工大米的工场和仓库,店前的河埠头是装卸谷米的码头,一到新谷登场,这里众船汇集,就会出现小说里所描绘的热闹场面,当时米价通常是七八元一石,但当秋收后新米登场,米价就下跌,越是丰收,米价就越低,以致“谷贱伤农”,米行老板趁农民急于出粜,尽量杀价收进,过后再按常价出售,这样钱就赚得多了。
叶圣陶在甪直执教期间,曾亲眼目睹米行老板“谷贱伤农”的恶行,便愤而创作了以万盛米行为背景的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后来该文被选进了中学教课书,万盛米行也就名闻海内外。五十年代,这家米行改为粮食收购站和仓库。
如今,当地政府在殷家祠堂旧址上建成万盛米行景点,门面为三开间,店铺内设有售粮高柜,上挂“万商云集”牌子,店铺后是宽敞的石板大院,院后有“耒耜堂”,陈列着各式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并且将《多收了三五斗》全文抄录在米行的墙壁上,让海内外游客重温当年的情景。修复了的“万盛米行”,不仅再现了民国年间江南米市的风貌,而且因为增设了江南历代农具的陈列,成为一处独特的富有水乡风味的新观。
南朝古刹-保圣寺
保圣寺参观区域分东西两部分,东院为保圣寺,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号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
与东院仅一墙之隔的西院是原甪直“五高”校址,出天王殿,至古物馆前折左西行,穿过枝繁叶茂,浓荫匝地的古紫藤树,就来到绿草茵茵、古木参天的操场处,其中北侧保存有牌刻长廊、陆龟蒙墓、斗鸭池、清风亭等人文景观。
陆龟蒙:晚唐诗人,字鲁望,号甫里先生,隐居甪直,一边赋诗撰文,一边从事农业,著有《甫里先生集》、散文《野庙碑》等,他对农具很有研究,所著《耒耜经》详细介绍了犁、耙等农具的发明、制作和使用。唐广明年间(公元881年)贫病而逝,立碑“唐贤甫里先生之墓”,墓前在“斗鸭池”上建有“清风亭”,亭内有陆龟蒙塑像,并有“清风亮节”匾额一块,后被毁于兵火,近年来政府拨款重建“清风亭”、“斗鸭池”、“垂虹桥”,亭子两侧各有一座精致的小拱桥与岸相连,称谓“庙挑桥”“桥挑庙”,墓前尚存两具2米长的武康岩石槽,为陆龟蒙饲鸭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