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古镇简介:
甪直镇原名甫里,隶属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市东南部,曾被费孝通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以水多、桥多、巷多、名人多而著称,更因塑壁罗汉和水乡妇女服饰闻名天下,有2500年的文明历史。
甪直原因镇西有“甫里塘”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甪直”。甪直镇为多水之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鸡湖、独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景区内有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吴东水乡妇女服饰馆、王韬纪念馆、萧芳芳影视艺术馆等景点,别具特色。“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甪直浓厚水乡气息的真实写照,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期各式石桥“七十二顶半”,现尚存四十一座,素称“中国古桥博物馆”。
另外,古银杏也是甪直镇的一大特色,目前镇上有银杏树7棵。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因爱银杏,其故后,被葬在四棵银杏树(甪直保圣寺)旁。
现在古镇仍旧留有以卵石及花岗石铺成的街道,深巷两旁为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的古建筑人,多为明清时代所建。古镇区有58条巷子,最深达150米,较罕见。河床上来往小船,络绎不绝,井然有序。
其实去甪直古镇最方便的是从苏州出发,坐公交车就可以达到。但是因为我本次是到上海办事情,然后再去甪直古镇,所以只能是从上海出发啦。同样打算从上海出发的朋友,或许对你有用哦。
从上海出发去甪直古镇,大致有两种方式(不算自驾):
1、跟一个一日游的团队
团购网站上蛮多甪直古镇一日游的,可能会组合其他项目,价格比较划算(包来回车费和门票),基本是散客拼团,几乎都是在人民广场集合出发。这种方式比较方便省事。
2、自己坐班车去
在中山客运站乘坐班车,每小时一班,每天来回22班,车程约2.5小时;亦可选择旅游空调专线车,时长一样。
甪直古镇门票78元,淘宝上34元就可以买到。如果是跟团一日游的话,门票就不用自己买啦。
沿着甪直古桥老街,随处可见旁边的小吃摊,有甪直臭豆腐、青团子、海棠糕,散发着诱人光泽的甫里蹄、甫里鸭、黄灿灿的南瓜糕等等。另外甪直萝卜和八角红菱也是当地著名的特产。或许不等你真正找家饭馆吃饭,肚子就已经鼓鼓的了。镇上的小吃是沿着河边古石板路分布,这里是古镇的商业区,很新潮也很热闹。
张林园
张林园,俗称张陵山,位于镇西南1.5公里处,相传为汉丞相张苍之墓。在张陵山没有发现张苍的墓葬,却发现不少文物。50年代初,当地农民发掘出土玉镯、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斧和不少陶器,为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证实张陵山当属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遗址。
甪直古镇
万盛米行,现在是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
万盛米行是甪直古镇的一家老字号店铺。始于民国初年,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今天我们看到的“万盛米行”,是甪直人民政府为开发旅游业,于1998年筹资改造的,地点在与“万盛米行”原址相隔一百多米的南市河东岸。改建后的“万盛米行”,力求再现民国年间江南的米市风貌,三开间门面的屋檐下悬挂着“万盛米行”的金字招牌,店铺内设有收售粮食的柜台,上挂“万商云集”牌子。店铺后是宽敞的石槔大院,穿过院子来到“耒耜堂”,堂内陈列着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成为一处独具水乡风情的“农具博物馆”。
从前的万成恒米行,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米行规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间近百,成为甪直镇及周围10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之一。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是做买卖的店铺,后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场和储存粮食的廒仓。
中国农具之发展,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具,到铜铁木竹的配合,从而发展到小手工业生产的农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吴地(整个吴方言区)是我国最早使用农具的地区之一,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自古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称。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出的稻谷遗存和石、骨器农具来看,充分证实吴地早在7000多年前,已经跨入了耜耕农业阶段。用石斧砍树辟地,用石锛挖土,用石镰收割谷物,原始农业从渔猎时代转变为耕作时代,是一个质的飞跃。
苏州草鞋山等地,先后发现50000多年前的马家浜——崧泽——良诸文化遗址中,挖掘出大批带木柄的石刀、石镰,有肩穿孔的石铲和犁形器、耘田器。到了良诸文化的晚期,随着冶炼技术的发明,产生了从开垦、翻耕、中耕、管理到收割等一系列的青铜农具,农具改革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六朝以后,吴地农具又有了重大进步,不断由粗放走向精细,并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即唐代著名诗人——(甪直)陆龟蒙撰写的《耒耜经》。它详细记载了江东犁,一直沿用至今,标志着唐代农具的高度成就。
一部农具史,就是一部农业发展史和一部社会发展史。吴地农具悠远流长,是灿烂的吴文化中一笔宝贵财富!
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