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游记攻略 >> 文章
亲,苏东坡都给“好评”的哦!
时间:2014/3/30 23:42来源:

当年苏东坡写赋赞“洞庭春色” ,如今苏州西山黄皮桔难觅踪影

   “苏东坡曾专门写文赞美黄柑,现在却近乎绝种,实在可惜!”近日,市民苏先生给快报打来电话,称自己是苏东坡第31代后人,黄柑就是苏州洞庭西山土生土长的“黄皮桔”,口感非常好,曾有“天下第一”的美誉。然而,这种桔子在西山已难觅踪影,这让其十分担忧。

      苏先生今年50多岁,几年前,他从苏州市区回到西山老家,却发现小时候常见的黄皮桔越来越少。“黄皮桔分粗皮、细皮,细皮水分多,不上火,非常好吃。”苏先生介绍说,《洞庭春色赋》是苏轼名作,序中就明确“洞庭春色”是安定郡王用黄柑酿的酒。此外,范成大也在《吴郡志》中赞黄柑“其品特高,芳香超群,为天下第一”。

      既然历史上对黄柑评价极高,为何如今会难觅踪影呢?

      昨天,记者就此咨询了金庭镇文体中心、方志办主任邹永明,他告诉记者,洞庭西山位于我国柑桔栽植区的北缘,柑桔栽培历史极悠久,《唐书·地理志》上就已有洞庭山进贡桔子的记载。西山本地产早红、了红、朱桔、黄皮桔等品种的桔子。据记载,1987年,西山柑桔面积达7000亩,产量达20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

     “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西山柑桔受浙江、福建等地新品种的冲击,价格猛跌,大伙就开始改良品种,以嫁接温柑、黄岩蜜桔为主。”邹永明说,以黄皮桔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1万担,减少到如今的4000担左右。“桔子的收益占农民年收益的比例已微乎其微。”邹永明说,这也是一种市场选择。而据他所知,本地鲜有人在酿黄柑酒。

      不过,黄皮桔也并非没有未来。“黄皮桔很受苏州本地人欢迎。”邹永明认为,若能好好包装,譬如说,重新打造黄柑酿酒的特色,黄皮桔一定会有自己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