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景区动态 >> 文章
胥口镇为“香山帮”传统建筑工艺安了家
时间:2008/11/3 0:00来源:
      “香山帮”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建筑流派。长期以来,打着“香山帮”旗号的人不计其数,但真正称得上“香山帮”传人的并不多,并且这些传人至今处于一种分散状态。“香山帮”技艺面临着变异和失传的尴尬局面。昨天在胥口镇成立的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将吸纳从事传统建筑设计、施工、装饰的知名单位和个人入会,助推这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姚兵,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副市长朱建胜等出席协会成立仪式。

      香山帮工匠建造的园亭成为经典 发源于吴中区胥口一带的“香山帮”,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而闻名天下,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堆灰匠(泥塑)、雕花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等古典建筑中应有的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北京故宫、天安门和苏州园林等举世闻名的建筑均是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所造,“香山帮”凭借这些建筑作品在中华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园林处处不忘胥水良师,宫阕巍巍共仰雷山鼻祖。这是苏州太湖边蒯祥墓园牌坊上的一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后人对这位“香山帮”鼻祖的缅怀之情,也是对“香山帮”后人继承发扬祖先精湛技艺的一种激励。但“香山帮”的传统营造技艺却面临尴尬。据“香山帮”的传承人、81岁的薛福鑫介绍,真正的香山传统技艺已经很难见到了。“香山帮”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开展传统营造技艺的宣传交流、技术培训、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等,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带动“香山帮”专技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同时建立香山帮技术人才库,组织学术交流和总结。就像给“香山帮”匠人营造了一个“家”一样,协会将培养更多真正的“香山帮”匠人,不断壮大这个家族。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