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苏州山村中连片面积最大的竹林、五个最原始状态的山坞,紧邻苏州“最美山村”,世外“原始山村”张桥村正全力打造千亩湿地公园,目前已开始前期“清障”工程。越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吕崇才告诉记者,随着旺山景区5A提升项目的不断深入,张桥村的千亩湿地将与目前形成的垂钓基地、采摘园等生态项目一起,成为苏州人“慢生活”的集散地。
坐落在七子山南麓的张桥由七子山的东坡、吴山岭的南坡和清明山的西南坡构成了三面环山、南临平原的畚箕状地形。目前,张桥还拥有苏州山村中连片面积最大的竹林、最原始状态的山坞和千亩松林及阔叶林,村中半山间有一处画眉泉,为天然泉水。紧靠旺山和石湖,在旺山休闲旅游的带动下,这几年张桥的休闲垂钓、观光农业等项目已经开始在此落地生根,并且聚集了很高的人气。2010年,旺山与张桥之间的公路正式贯通,张桥被正式纳入旺山景区,受其知名度的影响,张桥村这个美丽的“原始”山村也逐渐揭开面纱,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据介绍,张桥湿地公园规划在以旺山荡为中心、周围2000亩的范围内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被纳入张桥重点建设项目,并交由吴中经济开发区实施规划。届时湿地公园将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餐饮、花卉、苗木为一体,成为苏州城区近郊的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据悉,未来湿地公园将与张桥村的邻居“苏州最美山村”旺山紧密互动,共同打造一个旺山大景区格局。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之外,张桥村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相传吴王夫差居吴城时,常偕同美女西施到一处泉水附近避暑,西施常以水为镜,梳妆画眉,后人称这口泉叫“画眉泉”,1958年画眉泉遗址在张桥村被发现。村党委书记毛永清告诉记者,张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村域内名胜古迹较多,城皇山道观、乾元寺、机王殿等都是村里的名胜古迹,七子山上还有25处摩崖石刻,题字者除清代名医徐大椿父子外,还有袁枚、王昶等名士。“这些都是张桥的特色资源”,毛永清告诉记者,未来的张桥除了继续利用与旺山生态园紧密相连的优势、接受辐射带动效益、配合张桥公交道路改造等有利条件外,还将探索与旺山旅游业错位发展的路径,比如发展自己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记者获悉,张桥村将投资3000万元,将村中一片80亩的土地按照社区绿化、滨湖新城绿化的需求规划建设成一片绿化基地,同时充分依托丘陵山区综合开发项目和张桥湿地公园景区建设,在原始山坞和湿地公园沿线建设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
“现在很多年轻人往往选择马尔代夫这样的景点作为度蜜月目的地,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只是简单地躺着享受安静的慢生活”,吕崇才告诉记者,将旺山与张桥湿地公园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这里独有的生态和文化,我们希望将越溪的生态板块打造一个中国的“马尔代夫”,用“慢生活”打动游客。
转自《姑苏晚报》201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