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游动态: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位于苏州城区西南8公里处,总面积613.2公顷,其中山林面积占360公顷,全村拥有8个自然村落,540户村民,2245人。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7300元。
“苏州最美的山村”独守低碳与生态
旺山村东、西、北三面紧靠七子山山脉,处于自然山林环抱之中,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石湖景区。旺山村山青水秀、林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古迹众多、田园山水风光如画,集中了田园山水的自然、朴素、柔和、秀丽之美。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是苏州城市生态文化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加上全村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吴中大道东西向横贯村域南部,成为近郊市民日常生态休闲和观光旅游的最佳去处之一,被誉为“苏州最美的山村”。
近年来,以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森林资源和悠久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以保护和提升生态文化环境为重点,大力继承和发扬具有旺山特色的生态文化,2009年已荣获了“全国生态文化村”。旺山村生长着纵深数十米的毛竹,竹林苍翠茂密,景观优美。目前为止,全村森林面积约5400亩,林木覆盖率达60%以上,是一处龙怀福地。
这里河道池塘纵横密布,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仅水体面积就有约690亩,村域内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在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上,积极引导农民推进生态农业保护与建设,建有茶叶、花卉苗木、葡萄、银杏和蔬菜五大基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充分利用旺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现有的产业资源优势,对全村的林业进行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林业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这既促进了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全村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旺山的美不仅在于它拥有如诗如画的天然景致,更在于它具有厚重的生态文化历史底蕴。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的宝华寺见证了旺山的昨天;古井憨憨井潺潺流水,仿佛在向每一位过客讲述着旺山的种种;而尧峰山间沉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斑驳的烙痕,则是往昔的感叹;旺山人将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予以珍藏,目前这些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景点都隐掩在粉墙黛瓦间,进行了保护性的开发建设。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旺山独特的生态文化传统。
居住环境优越,区域特色明显,民居建筑统一白墙黑瓦色调,屋檐、瓦棱、窗户均按照古典式风格进行统一改造,形成了仿古民居式的建筑特征,宅前屋后融入绿化,住宅设施条件较好。
古朴的自然生态文化,浓郁的乡土民俗风情和景色如画的自然田园山水风光,为旺山人传承历史,发展未来增添了新的光彩,是联系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太湖自然风景之间的一条山水风景和生态文化纽带,可喻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后花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时,这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并未有环境的污染和气候的不良变化,一直保持着“绿色GDP”。这里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全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和采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里还先后建成了九龙潭水库景区,钱家坞农家乐景区、耕岛景区、上山塘林业观光游览区、叆叇岭景区、宝华寺景区、环秀晓筑景区、七子山景群等八大景区,如今,已成为苏州生态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是苏州市民日常生态休闲和观光旅游的绝佳去处。据统计,2009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亿元。
同时还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低碳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大力倡导村民节能、节水和生活俭朴等新风尚,切实将生态、低碳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全村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村民的绿色健康、自然环保的消费观念,大胆实践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熠熠生辉
2006年村里已分别在旺山居住小区、钱家坞建造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系统,解决了旺山居住小区村民和钱家坞30多家餐饮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难题。2009年起,吴中城南污水管道从吴中大道延伸入旺山村,将全面实行整村污水管网全覆盖,从而改善全村水环境质量,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现有近两千亩的花卉苗木、银杏、茶叶种植区和五千多亩的丘陵山地,一、二、三产业发展趋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在此基础上,旺山村积极提倡全村村民参与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不断发展和培育生态文化新农民。目前,全村村民对村域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环境、自然生态保护和村委会各项民主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均达到了95%以上。
在充分保障好8.5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门面房、集宿楼招租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以街道发展为平台,积极筹措资金,投资1000万元建造了7000平方米的东吴工业园标准厂房,并以旺山物业股份合作社参股的形式出资250万元建造越溪农贸市场;投资600万元建造1800平方米的三产服务性用房、3000平方米的社区配套用房;投资67万元建造720平方米的旺山展示厅;利用村庄闲散地统一规划建造房屋,使集体经济大爬坡。
投资500万元完成18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投资52万元完成429平方米的卫生医疗服务站,通过完善各功能配置,加强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监控、监管力度。安装13只道路监控、实行户警报警装置580户,安装21只巡更系统,配备11名联防员,实行24小时巡逻。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旺山村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乡规民约,始终坚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古树名木和加强森林防火方面的宣传教育,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不断增强村民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到“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坚决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求发展,用发展来促保护”的特色生态建设之路。另外,旺山村每年都要发动全村村民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呵护全村村民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在旺山村建设中,坚持念“绿”字经、打文化牌、走特色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化产业,受到了各级领导及中外游客的普遍赞誉,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旺山村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绿色江苏模范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园林式居住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 “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荣誉称号。旺山村的生态文化建设也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江苏省省委书记梁保华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来源:旺山
编辑:王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