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景区动态 >> 文章
天堂中的古镇——苏州木渎
时间:2010/12/6 0:00来源:

      近几年, “木渎”这个名字正渐渐冲击着人们的耳膜,特别是经过一些摄影爱好者和影视创作者的口碑相传,更让她充满魅力,令人神往。

木渎位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城西郊,背倚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西接烟波浩淼的太湖,是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吴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修姑苏台,建馆娃宫,大量木材运至此处,“积材三年,木塞于渎”,木渎也由此得名。自北宋建镇开始,木渎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明清时期,木渎成为吴西最大的商埠,方圆六十里十几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木渎是个典型的江南小镇。传说是西施和宫女的胭脂水而得名的香溪及伍子胥率众开凿的胥江在镇中交汇,呈Y形分布,沿河的民居呈带状排布,一望就是“青石板、骑马桩,花岗石础凤尾檐;石驳岸、河埠头,黛瓦蠡窗长河棚”的江南民居。

  不喝酒的话,木渎的水也能使人微醺,香溪水西从光福、善人桥而来,抵吴宫遗址,东至木渎斜桥口,汇入胥江,有很多桥梁横跨香溪,当地有“九里十三桥”之说,如果在“微雨”的下午,独自撑伞在香溪和胥江交汇的斜桥上下徘徊,水乡的奇景使人更陶醉。但见来自灵岩的香溪清澈湍急,来自太湖的胥江浑厚宽缓,两水相搏,立现一条清浊分明的分水线,古称“斜桥分水”,是木渎十景之一。烟雨朦胧,雨后斜阳,或怀旧,或憧憬,数桥下捣衣声声,把雕花石栏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木渎又是与众不同的。山塘老街的一头,仍枕着幽奇古朴的山壑,一头接着繁华绚丽的街市,傍水人家,绿树闾里,是木渎镇上私家园林最集中的老街,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榜眼府第、古松园等十多处,又是镇上的“富人区”,明清时镇上私家园林多达33处,清末民初木渎的严、蔡、郑、徐“四大家族”的宅第可以从虹桥排到王家桥,绵延数里,想当年,乾隆六幸木渎,如不是四周名山拱揖,丽水环抱,物产丰饶,豪宅林立,人文深厚,则决无承当“行宫”的荣幸。

正是由于木渎既具备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所有元素,又有着其他小镇所没有的贵气和皇气,许多影视剧创作者选择在这里实现他们的创作构想。《康熙微服私访》、《神医喜来乐》、《萧十一郎》、《白门柳》、《风满楼》、《大清徽商》等许多著名影视剧作在这里取景拍摄,著名导演黄健中在执导《风满楼》时称,“拥有二千多年吴文化根基的古镇唯有木渎,而反映儒家文化题材的影片只有在木渎拍摄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