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景区动态 >> 文章
乡土气息将来能“升值”
时间:2010/10/21 0:00来源:

  苏州旅游景点动态:遍地"农家乐",处处吃饭打牌,这只是最底层的"乡村游"!昨天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论坛在苏州最美山村旺山召开。乡村旅游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怎样的乡村旅游开发经验值得借鉴?如何突破瓶颈,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常务副会长王守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汎、南京大学章锦河教授以及旺山、安吉、婺源、三圣花乡、千岛湖等全国一流乡村旅游单位代表出席了论坛,畅谈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乡村旅游发展支招。

 

  "旺山经验":

  做民俗和风情文章

 

  "乡村旅游关键在于围绕民俗和风情。 "陈龙元是越溪街道旺山村的"领头人"。由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到晋级国家4A级景区,旺山一下子成了乡村旅游界的一颗"新星"。"游客心目中想看的是袅袅炊烟、小桥流水、渔歌唱晚这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和农耕文化韵味的景象。 "陈龙元介绍说,原生态的村容村貌是旺山最大的特色,因此,突出农家特征、保持乡村面貌是乡村旅游成功发展的重要抓手。

 

  旺山村在最早对钱家坞农家乐民房的改造中,坚持了"保留民房主体、适度拆除旧房、保持乡村风貌"的原则,实行现场设计、逐幢改造,使其呈现出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浓郁的乡土民俗风情,自然的生态绿色,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山里人的农耕生活;环秀晓筑景区,本是一片苗木基地,利用依山傍水、静谧清幽的独特条件,投资3亿元建成休闲度假村,设有康复体检、温泉、宾馆等多项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身心健康、疗养休闲的好去处;耕岛景区,通过规划建设,现已成为一个以体验农事为主题的游览区,设有室外烧烤、小河垂钓、捞鱼摸虾、农耕体验、宠物驯养及茶楼品茗等活动内容,十分贴近人们回归自然的向往......"乡村旅游应该突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对比度越强,其田园意味越足;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越贴近都市人亲近大自然的"乡梦",乡村旅游才会越有发展潜力。 "

 

  专家观点:

  "农家乐"向后工业时代转型

 

  靠近上海而且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竟有这样一个地方,令人惊叹。徐汎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到达旺山的第一天,她便放弃了乘坐电瓶车,而选择步行在旺山里"闲逛"。"我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宏村西递,那里我看到的是怀旧,体会到的则是一种商业对现代农业的冲击,但是到了旺山,我看到的是一种进步,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文化、体验、乡村环境以及高档接待设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环境,这里有农村的味道。 "徐汎认为,旺山代表了后工业转型时期乡村旅游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不再是简单的农家乐、打牌吃饭,而是有一系列东西能够让你停下来,细细体味。农民生活现代化不是简单的致富,而是充满智慧地将生态融入进去。 "

 

  小心警惕:

  4A级景区是硬币的"两面"

 

  在经济发达的地方还能保持这样原汁原味的"农村气息",而将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旺山纳入国家4A级景区的意义在于它进入了旅游产品的主流板块。徐汎认为,旺山不再是单纯的农家概念,环境的意义尤其突出。然而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当乡村游过度景区化,很容易弱化它的"慢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追求"慢生活",未来旅游"滞留性"是一个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乡村游,一般均为城里人就近下乡,车行一至两小时的周末经济,如果景区太大,就是车行的尺度,而无法让人真正慢下来。因而她建议,旺山今后发展不是一味求大,而应该是在步行可达范围内不断完善吃住行娱购等的要素完善,通过"团"状发展来留住客人。

 

  城市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失去了原来的味道。"等到我们想重新拾起来时,到那时只能造假。因而谁保持了最真实的乡土气息,将来就一定能升值。 "

 

  来源:旺山

 

  编辑:王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