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游推荐:金秋九月,东山银杏上市。东山镇栽培银杏历史悠久,全镇银杏栽培面积1500亩,品种主要是洞庭佛手,因果大、色白、肉质糯性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银杏全身都是宝,可作食品辅料,也可入药,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益肺气、治咳喘、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东山银杏一般在白露以后采收。古银杏不仅其树被称为“活化石”,其果亦既可滋补,又可药用,还可护肤保健,古银杏曾被郭沫若称誉为“银杏应为中国的国树”。
银杏生长缓慢,一般需10年才嫁接,30-40年后才大量挂果,故银杏亦被称为“公孙树”,即公公手中栽植,要到孙子手中结果。在古镇东山的山坞、山湾、湖岛、庙宇则分布着众多的古银杏。仅东山的曹坞、俞坞、槎湾、杨湾、上湾、白沙、余山岛有150年-800年的古银杏树就达40多棵,在北望、吴巷山等地的银杏树已达千年以上的历史,仍郁郁葱葱、古意盎然,成为古镇历史的见证。
令人称奇的是,在东山吴巷村,清时东山名人吴时雅所筑“依绿园”内,有2棵同年栽种树龄达1000年的雌雄银杏树,站在古树下,令人感慨无尽。东山的北望岭下村,是2500年前春秋时吴国的边境前线“瞭望哨”遗址,其村口有一棵已被吴中区农业局挂牌树龄2000年的“江苏银杏王”。树高达30余米,干周长达20余米,胸径达3.7米。其树更为神奇的是,从树的顶端至下如刀劈一般,树身只剩下原树的四分之一,树的10多米高处还留下多处黑焦的斑痕。据当地老人介绍,此树在百年以前曾遭雷击,之后神奇般地在底部又萌出了新枝,五十年代初当地人在新枝上嫁接了雌性银杏,年产银杏达到近百斤。因树的顽强生命,此树被当地乡民视为“神树”。更令人叫绝的是“同龄古树扎成堆”,在东山的槎湾村古周巷三古树地和白沙村当当石银杏群地,分别有3棵280年和3棵360年的古银杏树,至今长势茂盛,年年果实累累。在东山雨花胜境、雕花楼景区内,分布着众多上百年的古银杏,每当秋末冬初时,“满地尽是黄金叶”,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摄影爱好者前往。
来源:东山镇
编辑:王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