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
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吴中区的碧螺春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洞庭山碧螺春
碧螺春茶,俗称“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巡视江南时,对其颇为青睐,谓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便正式赐名“碧螺春”,并一直沿用至今。
洞庭山碧螺春产自吴中的太湖洞庭(东、西)山,行政区域为吴中区东山镇和金庭镇。洞庭山碧螺春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茶中仙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种植模式、优异的品质特色闻名全国。
洞庭两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云雾多,温度大,适宜茶树生长。山上有柑橘、枇杷、杨梅、石榴等二十多种果木,碧螺春茶树生长在花果树林间,花开花又落,落红洒在茶树上,碧绿的嫩叶吸收着果花的芬芳。再者,茶树与花、果树根连着根,在太湖水汽的熏蒸下,碧螺春茶叶自然就带上了果香味,兼具花香、果味、茶韵。
继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2020年3月13日,“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又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农业产品“国家级双遗”。
采制技艺
洞庭山碧螺春茶采制技艺很讲究
其采摘有三大特点
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优越的环境条件
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
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碧螺春讲究采早摘嫩,每年春分前后开始采撷,至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品质为最佳。碧螺春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大约六万个茶头,才够炒出一斤碧螺春。如果是顶级的独芽,则要八万个茶头炒一斤茶。
采摘下来的茶叶,首先要进行摊晾,又叫做“萎凋”。通过三至四小时的摊晾,蒸发茶叶中的水分,激发出花果香。然后,用竹匾筛掉茶叶中的“边角料”。
经过初次筛茶后,再进行拣茶,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一芽一叶,匀整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冲泡时茶叶的品质和美感。
炒制工艺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炒制工艺
保持传统手工炒制,其特点是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
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当锅温升至250°C以上时,将茶叶投入锅中,开始高温杀青。杀青时,以抖为主,双手翻炒,这一步需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
杀青过后,将锅温降到100°C,开始第二步揉捻。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将茶叶的细胞壁揉破,汁水溢出,茶香四散。
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时,将锅温降到70°C,转入搓团显毫的步骤。这一步,是使茶叶外形“卷曲似螺,茸毛披覆”的关键步骤。需边炒边用双手将锅中的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直至茶叶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九成干左右时,才可出锅。
出锅后,需将茶叶置于纸上,吸收热气。最后,还需用石灰进一步干燥、烘干,碧螺春茶才算制作完成。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质优异,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流,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碧螺春的外形很有特色,被当地茶农称为“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
近年来,吴中区不断加强洞庭山碧螺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了洞庭山碧螺春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建设一批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展示馆、传承基地等场所。目前,全区已有国家级碧螺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名,中国制茶大师7名,国家级制茶能手5名,江苏省制茶大(名)师3名,其他各级各类碧螺春非遗传承人10名。
“好山好水出好茶”
举杯轻啜一口
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爽口而又有回甘的感觉
欢迎你来吴中
品尝这一缕“江南之春”